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深耕育人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8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8日04版
在浙江绍兴的沃野田畴间,在乡村振兴的技术前沿上,一面鲜红的党旗始终引领方向。这面旗帜深扎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党总支的“责任田”里,3年来,现代农业学院党总支获评浙江省高校党建项目培育创建对象、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属茶产业专业群连续两轮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党建强、专业精、乡村兴”的教育篇章。
党建铸魂,夯实根基筑堡垒
学院将党建工作贯穿各项事业全过程,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不断优化“思政铸魂、专业扎根、文化赋能、治理强基、廉政保障”五维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五建五强五抓实”党建工作治理体系,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机制,强统领,抓实党建工作“责任田”。学院围绕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1226”战略任务,通过“协同联动、管理考核、教育培训”三大机制,强化党建统领,促进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深耕党的建设“责任田”,确保政治功能发挥到位。
建网格,强合力,抓实组织建设“示范田”。学院构建“阡陌—良田—耕者”的党建组织网格、“中心—工作站—先锋岗”的精准服务网格以及“定事—定人—定责”的高效治理网格,实现基层“活力满格”、师生“幸福满格”、队伍“战力满格”的组织架构,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模式,强育人,抓实立德树人“丰产田”。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强推力、强合力、强接力作用,打造茶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新模式,助力“三支队伍”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力抓实立德树人“丰产田”,续写教育新篇章。
建品牌,强根基,抓实风清气正“生态田”。通过“红烛领航”师德师风品牌、“强农有我”课程思政品牌以及“清茶廉韵”廉洁教育品牌的建设实践,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廉养人”的新路径,为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建矩阵,强融合,抓实技术创新“试验田”。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双向交流平台—产学研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的点线面融合矩阵,促进学校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对接合作,精准聚焦农业提质增效。
品牌聚力,特色引领显活力
学院持续加强“田园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实施“五行动五提升”计划,打造“田园党建综合体”,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以践行大农业观为己任的新型农业高职院校强校提供坚强保证。
实施“领航行动”,提升师生知农爱农情怀,打造“希望田园”。学院建立政治领航机制,着力提升党建质效。优化校园文化领航阵地,打造“红色课堂、田园课堂、平安课堂”三位一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农耕文化校园、劳动教育基地,遴选一批“会讲、能讲、乐讲”的宣讲员,搭建“大师进课堂,名匠育茶人”德育共同体,将党课上到田园里。
实施“强基行动”,提升组织助农能力,打造“活力田园”。学院动态调整专业,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工作,依托专业优势创建5个师生党员助农先锋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化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名匠”四级递进教师人才分类培养工程,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牵头成立“中茶产业学院”,组建3个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科研创新团队,服务中小微茶企12家,研发新型茶食品15种,助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实施“润心行动”,提升人才兴农素养,打造“初心田园”。学院实施“红心”引领工程,建立“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双向赋能机制,助力农村打造“共富产业园”“共富工坊”,构建“产教融合平台+运作中心+实体化项目”范式,入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和省级产学项目各1个,厚植党员“三农”情怀。坚守育人初心,实施“金蓝领”培养计划,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实施“融合行动”,提升全民重农氛围,打造“特色田园”。党建融合社会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有责任的爱心特色田园;党建融合专业群建设,以党建引领“新双高”建设,打造高水准的技术特色田园;党建融合产学研发展,构建“平台+项目”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打造善合作的共富特色田园。
实施“创新行动”,提升团队强农水平,打造“未来田园”。学院深化科技创新,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校行企合作,协同共建并运营“创新研究中心”。聚焦数智赋能,建设智能化多平台的茶业智慧中心,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
优势赋能,产教融合谱新篇
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专业筑基,全链布局强根基。学院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涉农专业,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各专业紧密对接“三农”发展前沿,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着力凸显涉农特色。
育人为本,专业群建设促升级。学院汇聚政校行企合力,实体化运作“浙江茶业学院”,培育茶企领军人才和茶业实用人才,2019年至今已培训从业人员2800余名,精准培育茶企领军人才和茶业实用人才400余位。建成非遗课程12门,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牵头成立全国茶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建成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和国家教育部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入选浙江省重点教材5部。
“四链”融合,校企共育显成效。学院打造“大师进课堂,名匠育茶人”,构建“淡进旺出、工学交替”培养机制,形成“校企共育、‘四链’融合、德技并修”茶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联合浙江省50余家单位成立浙江茶叶职业教育联盟,打造政校企合作平台;梳理茶产业链关键岗位群,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教育新生态;联合40余家知名茶企建成“中茶产业学院”,组建3个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科研创新团队。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以党建统领教学育人事业全面推进,以特色党建品牌带动专业建设,实现了党建与专业建设双融双促的良好局面。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三农”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水永 李阳霄)